巴生谷产业市场回春
巴生谷,由吉隆坡和围绕在巴生河流域的多个雪兰莪城市组成,是我国政经重镇之地。
这一两年,由于政治因素、供需失衡、贷款困难、物价高涨的问题,冲击着巴生谷一带住宅、商务、工业和零售产业的买气和展望。
但在新政府尘埃落定并积极促进房市买气后,巴生谷的产业市场似乎从去年下半年就看见回春的迹象。
零售商务市场仍挑战重重
巴生谷住宅工业唱旺
吉隆坡,作为大马的首都,在经济活动的带动中,产业市场也比其他州发展得更快速。
连带地,巴生谷一带产业市场亦越来越唱旺,尤其是政府通过各种政策,如吉隆坡城市计划、扩大公共交通网络等,来疏解首都的功能,缓解密集度过高的压力,更是带动巴生谷的发展价值。
新的政府自去年次季上台后,下半年的巴生谷产业市场转向正面,料此股乐观展望,将继续在2019年带旺巴生谷。
产业顾问大马莱坊看好,大马的产业市场情绪料将在2019年有所改善。
当中,特别青睐住宅房市,因为2019年财政预算所宣布的措施,将有助强化需求,尤其是首购族。
在《大马莱坊2018下半年产业焦点》报告中可见,即便全球经济放缓等外来不利因素,但我国产业市场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回温,各个地区都有不少机会显现。
除了住宅房产表现不俗,主要制造业持续增长,将继续守住工业产业领域的稳健走势。
不过,办公楼和零售市场将持续因供应过剩而备受挑战。
这样的趋势也同样显现在巴生谷的产业市场。
无论如何,政府的政策将会是支撑这一区产业市场的主要因素,像是已经重新活络的住宅市场,有2020年吉隆坡城市计划提振;工业市场有英达岛的宜家(IKEA)区域分销中心,以及雪邦Lazada电子商务区域分销中心提振。
面对供需失衡挑战的办公楼市场,可借新政府的改革创造更好的经商环境,带动国内外企业家对办公楼的需求。
高档公寓篇:
新项目陆续推介
在去年次季迎来新政府后,市场情绪开始有所改善。吉隆坡高档住宅市场的价格普遍持稳。
接下来,供需差距持续扩大,加上融资成本的增加,将会冲击价格升势,直到市场找到一个平衡水平。
不过,发展商还是抱持相当乐观的展望,相信今年开始会有更多新项目陆续推介。
在2019年财政预算中,产业盈利税(RPGT)和印花税小幅调涨,不太可能严重冲击高档公寓市场,但买卖成本一定会提高。
好消息是,政府也推出了一些豁免奖掖,比如说首半年首购30万零1至100万令吉房屋者,印花税全免。
另一方面,“众筹概念”的P2P融资,为首购族提供多一个融资管道,这样的一个创新融资平台,也将有政府的谨慎监管,防止次贷危机再度上演。
■供应
高档公寓去年杪达逾5万间
截至去年底,吉隆坡的高档公寓单位总数,达到5万3033间。期间,有4个新公寓落成,那就是Ruma Residences、Pavilion Suites、Premium Residences @ KL Gateway,以及金地花园Dorsett Residences。
来到今年上半年,预计会完工的项目,包括Inwood Residences @ Pantai Sentral Park,共有211个单位;还有One Kiara A栋,共有118个单位;另还有Residensi Sefina(245单位),以及Opus KL(357个单位)。
去年下半年的推介数量高于前半年,包括:
●Agile Bukit Bintang(B栋)
发展商:雅居乐集团(Agile)和丽阳机构(TROP,5401,主板产业股)
单位:共有3座,包含1501个公寓单位、66间SOVO,以及14间商业单位
价格:110万令吉起跳
●8 Conlay的Yoo8(B栋)
发展商:KSK置地
单位:57层楼高,共有498个单位。面积介于705至1328平方尺
价格:每平方尺3260令吉起跳
●Trinity Pentamont
发展商:Trinity集团
单位:41层楼高,有330个单位
价格:每平方尺640令吉
●Residensi Astrea
发展商:UEM阳光(UEMS,5148 ,主板产业股)
单位:37层楼高,有240个单位,面积介于1364至1859
价格:每平方尺介于120万至170万令吉
工业市场篇:
外资仍爱大马
新政府的政策更清晰,让巴生谷的工业和物流房产市场展望继续正面。
在2019年财政预算案中,政府推出了多项支撑工业领域的政策,特别是高科技工业。工业4.0政策催化了主要领域的增长,包括电子与电器、器材与设备、化学、航宇以及医药设备。
同时,这也将会强化生产力、创造就业机会,以及培育更多高技术人才。
尽管竞争加剧,加上严峻的外围环境,大马依旧是外资喜爱的投资地点之一。在世界银行的《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》中,我国在140个国家排行第25,亚太排名第八。
在去年首8个月,大马共批准了616亿令吉的国内外投资,远胜于前年同期的404亿令吉,制造业就占了498亿令吉,或80.8%。
当中,外资占71.1%,或相等438亿令吉,较前年同期的244亿令吉高。
“我们相信,随着宜家在英达岛设立区域分销中心,还有Lazada在雪邦的电子商务区域分销中心,将会看到更多国际公司进驻大马。
中期而言,大马可在中美贸易战中获利,特别是电子集成电路、液化天然气和通讯设备。
■价格
配置仓库可获较高租金
巴生谷的成熟工业区这些年来正经历转型阶段,由于周边地区发展迅速,且地价上升,大部分的工业地已经来到重新发展的阶段。
在吉隆坡,工业热点依旧是陈秀连(Chan Sow Lin)和泗岩沫(Segambut),主要由高密集度项目主导再发展进程,发展总值也较高。雪兰莪八打灵再也的13区也正朝向这趋势。
在绿地的新工业园,则有交通物流发展所支撑,拥有较低和具吸引力的土地成本。
陈秀连和泗岩沫独立厂房的平均每月租金叫价,已经超过每平方尺2.50令吉。
在莎阿南和巴生,租金则介于每平方尺1.30至1.80令吉之间。
同时,配置了现金设备的厂房或仓库,也可取得较高的租金。
Axis Mega分销中心的租金高达每平方尺3.11令吉,Mapletree物流中心则是在200令吉的范围。
据了解,合成工业中心的租金叫价,则是处于1.80至2.50令吉之间。
办公楼市场篇:
吉隆坡外围更活跃
在巴生谷的办公楼市场方面,2019年最活跃的将会是吉隆坡外围。
由于更多新办公楼涌入市场,特别是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(TRX),吉隆坡市中心的出租率料将小幅下跌。不过,租金率会继续持稳,因为较新的办公楼趋向较高的租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共享办公概念将会是办公楼市场的“救星”。共享市场越来越受欢迎,来自兼职者、新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需求特别高。
相信共享办公市场和资讯科技相关领域将会有不俗的出租率。
升级改善竞争力
一些较旧但处于优越地理位置的办公楼如Weld大厦、渣打大厦、明讯大厦和千禧大厦,也正进行升级活动,以期改善竞争力,提高租金和出租率。
大马莱坊看好,新政府致力从监管方面改革,对经商环境来说是个利好,将在长期激励国家经济和产业市场表现。
在世界银行的《2019年经商报告》中,大马从第15,提高至第九位。在东盟中,大马排行第二,分数为80.60点,仅落后新加坡的85.24点。
■供应
整体出租率微跌
在2018下半年,吉隆坡的办公楼总量为1亿317万平方尺。同期,共有6座办公楼竣工,总面积约184万平方尺。
近期完工的Khuan Choo大厦和Equatorial大厦,将吉隆坡市中心的供应量提高至5235万平方尺;在吉隆坡外围,则有Etiqa大厦以及Southpoint大厦完工,总供应量为2950万平方尺。
雪兰莪的供应量则提高至2132万平方尺,因Nucleus大厦和Sky Park的Tower 6建竣。
在今年上半年,市场将迎来的办公楼包括吉隆坡市中心的106交易塔(Exchange 106)和保诚大厦;雪兰莪则有星报大厦2、1Powerhouse和Symphony Square。
去年下半年,吉隆坡市中心的整体出租率为78.7%,稍低于上半年的79%。吉隆坡外围的出租率,则从上半年的83.8%,跌至82.2%,因新办公楼还未大批出租。
雪兰莪的租用率为78.3%,同样比上半年的79.2%来得低。
■租金
平均租金小幅上涨
在去年下半年,吉隆坡外围和雪兰莪的平均租金皆小幅上涨。
吉隆坡外围的租金,从上半年的每平方尺5.72令吉,提高至下半年的5.75令吉;雪兰莪则从4.20令吉,增加至4.22令吉。这归功于优质办公楼的租客在更新租约时提高租金。
而吉隆坡市中心的平均租金则持平在每平方尺7.15令吉,主要是业主为了留住租户而不愿上调租金。
在吉隆坡,A级办公楼的每月租金叫价,介于每平方尺6至11令吉;雪兰莪的价位相较更具竞争力,介于4.50至6令吉之间。
零售市场篇:
上半年迎6新商场
在今年上半年,巴生谷的居民又可迎来6座新的购物中心,或是综合发展项目的零售商场,零售空间共达404万平方尺。
大马莱坊指出,在供应不断的情势中,零售商会有更多选择。新的购物商场会推出更具吸引力的配套、联盟或短期租约,来吸引零售商入驻,借此改善出租率。
霸市或缩小规模
还有一个相当特别趋势,霸级市场接下来可能会缩小规模,因为现今消费者更喜欢较小型的商城,而且零售趋势改变,一些不获利的商场也将会关闭。
其中,大马特易购据了解将会进军产业发展领域,重新发展在巴生谷的较大型商场。
社区式高级商场如Jaya Grocer、Village Grocer和Ben’s Independent Grocer,规模普遍介于2万至2万5000平方尺,也相当成功。
另外,零售商也开始运用科技,为消费者创造更新颖的线上体验。
像是1 Utama购物广场的“grEAT”餐厅,是首个无人自动化餐厅,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下单。
中国的“缤果盒子”(Bingo Box)便利商店也进军大马,在Bukit Ceylon和敦拉萨路的蚬壳油站面市,全店采用人工智能、人脸识别、影像识别、防盗系统等高科技。
整体来说,随着零售市场供应持续过剩,那些较新且没有获得较高认租率的商场,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。同时,租金也会继续受压,因为营运成本也日益增长。
购物商场业主需要持续升级和再投资资产,以满足消费者当前的购物习性。
■供应
总商场面积5897万方尺
●The Linc
-净出租面积:12万7000平方尺
-开张时间:11月
– 出租率:75%
●GM Bukit Bintang
-净出租面积:10万平方尺
-开张时间:10月
-租户:Jamaica Blue Fine咖啡厅、myNews.com和7-Eleven
●KL Eco City零售商场
-净出租面积:25万平方尺
-开张时间:9月
-租户:Jaya Grocer,面积达5万平方尺
●Eko Cheras广场
-净出租面积:62万5000平方尺
-开张时间:9月
●Kiara 163
-净出租面积:30万平方尺
-开张时间:12月
由于市场竞争愈发严峻,购物商场业主纷纷展开资产强化计划,配合当前的购物趋势,以期提高人流量和租客。
比如说在去年9月,谷中城购物广场的底层改变了布局,AEON Big的部分空间改建成更小的零售店铺,也迎来Ah Cheng Laksa、San Francisco咖啡、Spa Ceylon Luxury Ayurveda和Marks & Spencer Food。
■租金
租金率维持稳健
巴生谷主要购物商场的每月租金率依旧维持稳健。
较大型和成熟的购物商场,因为拥有较高的人流量,依旧是国内外零售商钟爱的开店之地,愿意承担较高的租金,就为了取得较高的销售额。
吉隆坡柏威年广场和双峰塔的阳光广场,平均租金依旧最高,分别为每平方尺26和37令吉。
其他同样受欢迎的零售商场,还有双威金字塔广场,以及谷中城广场,平均月租金分别处于14和17令吉。
新建成的购物广场则未取得高出租率,大多数正提供较长期的免费出租期,或是更低的租金率。
报道 :谢静雯